我們總以為光與黑是對立的,然而真正的光,往往誕生於深處。那不是終結,更不是失敗,它是情緒的缽,溫柔地接住一切混濁與不確定。是我們在無聲夜裡,終於允許自己放下控制、坦然崩潰、學會傾聽內在微弱聲音的所在。
是一段漫長且無聲的時期,生命像被黑夜覆蓋,所有的感受與思緒,都靜靜沉在心底,不被打擾,也無處安放。
偶爾懷疑,光是否真的存在。但正是在這樣的黑裡,開始慢慢看見內在那道微小但真實的光,那些曾忽略的直覺、情緒、柔軟與渴望。



白繡球,像是一層一層的情緒,疊加而不壓迫,包覆著過去的傷與柔;蝴蝶蘭的線條輕盈而堅韌,如光的軌跡,在夜裡靜靜舞動,不高調,卻始終存在;海芋,像一筆筆刀痕,在黑中劃開空氣,卻又內斂、堅實。是黑暗裡的信號,同那些在脆弱片刻,在心中反覆跳出的勇氣。
這件作品命名為 「碎光」。
它不是耀眼奪目的強光,而是一片一片碎裂後,仍願意反射希望的亮,如潾光映湖是黑暗裡閃現的信念,「碎光」也是對那段低谷的回望,它是溫柔且堅毅的。
如果黑,是情緒的容器;
潾,是月亮遞來的回信。
那「碎光」,便是我們與自己和解的證據。
選用花材
- 台灣寶塔繡球
- 蝴蝶蘭
- 海芋